DSC_0340.JPG

說起來,走進那間店只是巧合。我們搭著公車沿著公路走,在中國科技大學站就下車,原來要去的PASTA專賣店沒開,因此決定隨興而行:沿著這條街走完,任何一家店看上眼了就走進去;沒看得上眼的就只好去吃炸雞快餐。於是,我們的夜晚花了大半時間在行走與尋找,在走過一整條街穿過幾盞紅綠燈越過多條小巷以後,才終於發現這間隱匿在巷子角落的越南餐廳,於是也不說什麼,走進去大家坐下就開始點餐。

老闆是很隨和的人,我分不清他究竟是華人還是越南人,心裡想大概是越南華僑。店內裝潢簡單樸素,沒多餘的擺設也沒誇張的衡量,白色襯著黃色的燈光特別柔和,有東南亞溫暖的味道。後來忘了是誰調侃朋友中的其中一人不會說廣東話,繼而牽扯馬來西亞華人籍貫的分佈問題——“你們南部的人總是不會說廣東話”——然後決定玩場遊戲,一張圓桌一人一人輪流著說一句廣東繞口令。於是會說的說得大大方方,不會說的就被調侃,哈哈哈笑了一陣然後輪到下一位。我雖然是南部人,但親戚中有人說廣東,中學時候還看了一大堆港劇,因此可以用“破碎”的廣東話應付,免於嘲笑。只是事實證明了,大部分“南部的人”真不會說廣東話。

後來老闆走來確認菜單與上菜,突然也操了幾句標準廣東話——見識多的冷靜地以廣東話回答,說了幾句,竟然就有了他鄉遇故知的溫暖。來台灣忘了有多久沒聽見馬來話、淡米爾話、廣東話、潮州話、福州話了,我心裡總是希冀在遙遠的國度還能聽到熟悉(雖然未必聽得懂,但我們的生活就是被這麼多的語言構建的)的語言,因此聽朋友和老闆用廣東話對答就覺得欣喜。這晚倒是弄清楚了:移民越南的華僑有很大部分是廣東人,後來想起,政大裡有個越南學姐在港澳同學會主辦的歌唱比賽上,還唱了標準又動聽的廣東歌曲呢。

DSC_0355.JPG

上菜的時候又是一陣驚喜。我喜歡那樣細長的米粒,有家鄉的味道,只差沒有媽媽婆婆熬的湯。菜色很豐富,酸酸甜甜辣辣各式各樣,我喜歡多重香料和醬料的搭配調味,食物因此變得和魔術一樣,隨時幻化成不一樣的味道:東南亞美食之美大概也在於它的多樣與多變,和它的文化一樣。這一餐,倒是吃出了越南和廣東風味的完美融合。我還想,是不是東南亞的食物都有那麼一點關聯,或者在遠古的時代就有味覺的交流,因此當我吃到遙遠越南的美食之後會有那麼熟悉那麼感動的感覺,彷彿回到了家。

DSC_0375.JPG

當然,任何地方的食物的吃法和味道都各有特色,但有些東西,無論到哪裡總是一樣的——比如杯盤狼藉,或者付錢的樣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ean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