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說一座邊城,它叫新山。

DSC_0470.JPG

它靠著海,一呼一吸都是海風。過去的海風都很新鮮,這座城市就不斷長大。對岸的新加坡常常和它閑話家常,也不是什么重要的議題,但一旦談起來兩人就變得唇齒相依,從此誰也不愿意離開誰(也許吧),也因此,造就了馬來西亞南部特有的“新新關系”。新加坡和新山的關系,多么微妙多么獨特。新山人不是新加坡人,但新山人會唱新加坡國歌(會唱但不代表效忠),新山人也會收看新加坡電視節目(誰叫彼此靠得那么近,電波一下子就傳了過來),新山人也收聽新加坡電臺,所以我們知道新加坡的潮流。當然,新加坡人也常到新山來“血拼”,新加坡人也愛吃新山便宜的美食,新加坡人也喜歡“促進新山的經濟發展”。

02022010898.jpg DSC_0259.JPG DSC_0510.JPG

新山和其他馬來西亞城市一樣,我們悄悄地把各族的文化保留起來,收在這座頗有歷史的城市底部,很快就變成這座城市特有的養料。印度戲院斑駁的墻壁也許目睹了海邊歷史的變遷,書法家們也寫了半世紀的年華,南陽風味的建筑不知道是誰的心血。我們常以為我們和別人不一樣,膚色不一樣語言不一樣視角不一樣,但其實那些無聊的種族言論都是政客的語言,我們老百姓什么也不必理會,默默地看電影、喝茶、祈禱、寫春聯,一晃,就是半個世紀。

02022010901.jpg DSC_0270.JPG

新山的人都說新加坡好。那邊建筑好、經濟發達、人們說英語噼里啪啦好流利就讓人很羨慕,但其實回過頭來我們也沒什么不好。我們寧靜的巷弄里總是擺滿了我們對國家的情懷,小旗在風中飄揚,有時候根本不需要言語去描寫這些景色。再多的文化沖擊也沖不垮我們的歷史堡壘,老的時候和孫子們蹲在芒果樹下,我可以訴說那些街道的故事,那些國旗的故事,那些我的故事。歷史的記憶就那么奇妙。

02022010894.jpg DSC_0516.JPG

潮州人很早就在這里定居,都是為了響應港主制度嘛。港主制度讓很多人發了財,發了財的人忘不了自己的根本所以就幫忙創造與保留了許多文化遺跡,大大小小散布在新山陳旭年街、直率街一帶。所以今天的子民看重這些珍貴財產,收集起來就就變成了新山華族的傳奇。

DSC_0529.JPG

到了臺灣以后,我才驚覺原來我不曾好好凝視這座城市。好多個角落被我遺忘,腦海里許多片斷就如照片一樣失去焦點,一片模糊。后來我才確定新山和其他城市一樣會在夜晚晃漾,總是在沒宣示的時候悄悄亮起燈火。而我們把多少夢想埋入像這樣的城市里,等它們開花。

DSC_0187.JPG

我的學校背著山靠著海,中學時候就把整個少年虛擲在這里了。學校有它自己的故事,據說是第一間拒絕政府撥款,獨立出來的獨立中學(馬來西亞官方教育以馬來文為主,政府學校授課母語為馬來文,有忽視各族母語之嫌,而獨立中學保住了母語教學,卻不能獲得政府的教育資助)。于是,和很多東南亞國家不一樣的是,馬來西亞有所謂的“華教”議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eanc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